隨著各地氣溫持續攀升,我國迎來今夏第一波用電高峰,全國日用電量在14日刷新了歷史紀錄,達到271.87億千瓦時,比去年夏季的最高值增長超過了10%,比今年年初的極端寒潮天氣情況下用電量增長也超過了4.7%,華東、華中區域電網,及廣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陜西、廣西等11個省級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
從國家發改委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得知,近期,隨著全國氣溫不斷攀升,空調用電快速增長,全國用電負荷和日發電量持續攀升,7月上旬均已經突破去年夏季峰值,局部地區高峰時段供需出現偏緊。
在“電荒”情況下,我國多個地區發布有序用電、錯峰用電通知,部分地區開啟試行季節性尖峰電價。
江蘇:實施季節性尖峰電價
7月14日10時45分,江蘇電網調度負荷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179億千瓦,同比增長2.4%。同日13時20分,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2億,達到1.204億千瓦,同比增長4.6%。
為確保夏季用電高峰期的用電安全,國網江蘇電力會同省發改委編排《江蘇省2021年有序用電方案和電力供應應急預案》,細化制定需求響應、錯避峰、景觀亮化等各類子方案,全面落實需求側管理應對措施,引導工業用戶、商業樓宇、儲能電站、電動汽車等用戶積極申報參與電力需求響應,并做好尖峰電價的執行工作,優先通過市場化手段緩解電力供需矛盾。
另外,江蘇省發改委發布《2021年夏季尖峰電價調整政策》,稱從7月15日至8月31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尖峰段(10點到11點,14點到15點)在峰段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0.1元,該政策適用于315千伏安及以上大工業用戶。
安徽:高峰時段用電價格上漲
安徽省發改委日前發布《關于試行季節性尖峰電價和需求響應電價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試行季節性尖峰電價:冬季和夏季期間,在日最高氣溫≥36℃或日最低氣溫≤-5℃時,對全省工商業電力用戶試行尖峰電價政策,即用電價格在當日高峰時段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上浮0.072元。
試行需求響應電價:在電力供應不足或清潔能源消納困難的情況下,對自愿參與需求響應,主動減少(增加)用電負荷,從而實現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緩解電力供需矛盾,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電力用戶,按規定執行需求響應電價。
廣東:用電總量位居全國第一
部分地區企業錯峰輪休
自5月中旬開始,廣東在17個地級市啟動有序用電,包括廣州、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汕頭、肇慶、江門、潮州等地區,各類OEM/ODM工廠和大部分制造企業被要求錯峰用電,限時生產。
南方電網公開數據顯示,今年1-6月,廣東省三大產業用電增勢強勁,全社會用電量達3643億千瓦時,用電總量位居全國第一。近一段時間以來,廣東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用電量同比過去兩年平均增長了15.7%。上半年廣東全社會用量同比增長22.89%,兩年平均增速為9.7%。
為了應對電力壓力,廣東有地區發通知要求企業錯峰輪休,按要求時間停止一切生產用電,電力供應緊張形勢可見一斑。
河南:限制電煤外銷 部分工廠限電停產
河南發改委近期發布《關于保障省內電煤供應的調度通知》,其中提到:為了確保省內電煤供應,要求省內所有煤礦生產電煤一律不得售往省外,省內所有煤礦生產煤炭可以轉做電煤使用的一律不得入洗。涉及到的企業有:河南能化集團、平煤集團、鄭煤集團、神火集團及其他煤炭生產企業。
云南:迎來第二次限電風波
工廠降低25%用電量
今年5月,云南經歷了一次限電。云南電網5月10日發布的應急錯峰準備的預通知中稱云南主力水庫透支嚴重,火電存煤持續下滑,發電嚴重不及預期,當日用電高峰存在約70萬千瓦電力缺口。對各地州用電企業開始應急錯峰限電,錯峰限電量為10-30%。
相關消息稱,近日,云南迎來了今夏第二次限電。由于供電能力不足,云南省已開始要求一些當地金屬生產商在三個月內第二次降低電力消耗,云南的鋅和錫冶煉廠已收到要求降低25%用電量的通知。
內蒙古:蒙西地區執行高峰限電
多家企業減供
因電力供應緊張,內蒙古蒙西地區開始執行高峰期限電要求,限電時間為每天晚上7點至10點。結束時間為7月21日。據悉,本次限電是受煤炭供需不平衡影響,煤炭價格大幅上漲,電廠開工不足,電力供應出現缺口。6月底以來,限電一直反復。受限電政策及能耗雙控等原因,多家代表性合金企業紛紛發布減供公告,本月供應量為日常計劃量的一半左右。